【书艺探微58】书法个性 值得玩味
admin 2019/6/19
本文导读关键字:书法个性 值得玩味 郭有生
书法个性 值得玩味
郭有生
个性,说白了就是写的和别人不一样。 没有个性,就没有创新,就只能在继承中原地徘徊,还谈什么发展。 没有个性,就不会有多样化,所谓的百花齐放也自然是一句空话。 没有个性,就不能形成自我风格,也就只能落入“千人一面,千面一腔”的窠臼。 没有个性,表明没有自己的审美理念、思想情趣和艺术追求,什么“达其性情,形其哀乐”也就成了一句故弄玄虚的话。 没有个性,就没有真正的艺术,你的书法不过就是写字而已。 个性化发展趋向的最大空间在笔法和字法,其次才是墨法与章法。笔法的露锋藏锋、逆锋顺锋、中锋侧锋、外拓内擫、方圆粗细、长短俯仰、曲直使转,就像音乐的七个音符,在有限的元素中组成无穷的笔象。或者在同一书体中,选择历代法书临摹,选择糅合多个大家的笔法,形成自己的笔法。而且我们还可以采用破笔之法,即以一体笔法为主,杂糅其它四体中的笔法为辅,创新出一种独特的书写笔法。民间书法的笔法也可选其精华、去其糟粕来借鉴;君不见,篆书之后所出现的真隶行草,初始之时就是民间笔法,后来才演化成正统笔法吗? 字法的个性化发展趋向空间也很大。收放、开合、欹正、疏密、向背等等不同的处理,自然会气象万千。真正的艺术性结字,一要打破印刷体结字,一要打破习惯性钢笔体结字,一要打破你在临摹中某个书法家的结字,如此才能具有个性化。在一幅书法作品中,要依据上下左右的书法笔墨环境,随机变化结字,以求得字间对比,此为随势生发,方不失为高手。 墨法创新空间较小,或浓墨,或淡墨,或润燥浓淡变化性处理而已。从墨段来看,每一笔饱蘸笔墨,半饱笔墨,浅蘸笔墨,会形成不同的墨段形象。从行笔中,略枯而止,半枯而止,枯竭而止,也会形成不同的墨段形象。但总体来看个性化发展趋向的空间很小。 章法似乎比墨法个性化发展趋向空间略大点,但也给人难以大施拳脚的感觉。人们习惯在有行有列、有行无列和无行无列三种章法中徘徊。其中,有行有列,有行无列,不过可以在字间行间留白大小做点文章,再也想不出什么新意。而无行无列的这种乱石铺街式章法,可能会出现更多一点的不同章法面貌,但还是有变化局限。于是人们或许采用尺牍书法的长一行短一行章法,或一幅作品中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板块来改变章法。再就是在跋文、落款形式上来考虑。仅此而已。 求个性,当防止图画式倾向,比如有人把“佛”字,写的就像一个信徒膜拜佛祖,此是民间一种书风,不可大力提倡。 当防止装饰性倾向,如鸟虫篆、蝌蚪篆、龙凤篆、九叠篆,以及“招财进宝”之类的合文,都有一种游戏性质之感,这往往是民间书风的发展倾向。篆书中“细腰重脚”、隶书中“蚕头燕尾”,虽有装饰性意味,但由于适度,还是让人们喜欢。 当防止怪异性倾向,比如常见过度夸张变形,采用超大对比手段,而给人怪怪感觉的书法。射书、吼书和乱书,我觉得就是这种情况。 当防止龌龊性倾向,这点不说,大家也明白。 一幅书法作品,如果和某个书法大家或某碑帖写得形神毕肖,就没有个性化;能看出来自何家何帖,但又寓有己意,这是有个性化倾向;如果同米芾所说“不知以何为祖也”,这自然“拆骨还父,拆肉还母”,有鲜明的个性化风格了。
|